我們這一組

2010年10月8日 星期五

澎湖縣西嶼鄉風景名勝(宇翔)


  
地圖來源:西嶼鄉公所

西嶼為澎湖屏蔽,語出臺灣通史,自中國有史三國以還,隨、唐就有中國人經略跡象;迨至元,始設澎湖巡檢司,「西嶼頭」亦涵括在內,隸泉州晉江縣。昔日舟行澎湖,必繞循本島航駛,每到西流海面之旋渦流域,激流澎湃,必先經西嶼頭,停泊內垵沙灣,拜祭觀音、媽祖,祈求保佑航行平安,添加淡水並問知水性,始發帆入馬公港,或轉駛臺灣,為先史時代,大陸渡海至臺灣之中途站。

光復後,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佈臺灣省縣政府及省轄市組織規程,縣下設鄉鎮村里,村內按戶編鄰,初期設八村,為:合橫村(合界村、橫礁),竹灣村(竹篙灣,小門),大二村(大池角、二崁),池東村、池西村(小池角分為二村),赤馬村(緝馬灣),內垵村(內垵),外垵村(外垵),並於民國三五年一月舉行公民宣誓,設村民大會。民國二九年,臺灣省政府公佈「臺灣省各縣市實施地方自治綱要」,實施地方自治選舉迄今。雖選舉法規屢次修改,至七四年修正達十一次,惟西嶼鄉村莊,為地方自然聚落,自昔少有變動,至今仍然界址分明,循天然地形毗鄰而居;小門原為一離島,昔名丁字門嶼,民國七二年承前總統李登輝榮任省主席時德政,允建跨海小門橋,使西嶼鄉行政區域歸為完整,交通往來賴以暢行無阻。


一、小門鯨魚洞

攝影:胡宇翔


鯨魚洞旁山坡超像癩蛤蟆的小石塊
在小門嶼之北岸,因受季風與海洋之侵襲,與南岸之情形迴然不同,全是由玄武岩形成之峭壁,海岸斜坡,亦盡是玄武石塊。其間在西北岸臨海之處,有一玄武峭壁中,自然形成之洞穴,前後相通,洞內高約三、四公尺,寬約三、四十坪。傳說於數十年前,曾有一條鯨魚,不知何故,竄入洞,不得出去而死,當時確曾有小池角(今之池東、池西村)村民前往分割鯨肉,此事諒非虛構,亦因而為名。

  據澎湖廳志卷十一載:「十八年(光緒十年,公元一八九一年)十一月初二日,有異魚入自西嶼小門港,擱置淺礁上。魚身長一十六丈,闊二丈五尺餘,高約二丈。黑色花點。腹內五臟無異獸類,  魚口上齶較長。或曰象魚也。一此或係鯨魚入小門傳聞之由來。



二、竹灣大義宮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大義宮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攝影:胡宇翔

大義宮位於西嶼竹灣社區,為一祀奉武聖關公的關帝廟。相傳法夷侵澎湖的時候,大義宮的關帝用腳踼關了法夷的砲彈,保村民,廟前有關公坐騎赤兔馬及馬僮栩栩如生的塑像,拾級登入,更可以領受一股莊嚴神聖的氣氛。
  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大義宮內許願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攝影:胡宇翔



大義宮地下室闢有山洞景觀,洞深長而曲折,內有許願池,可見到巨碩無比的海龜,遊客來此,總不忘擲幣許願,據說相當靈驗。






攝影:胡宇翔

三、內垵休憩區
 內垵是典型的漁村,東西各有一港,西南側有一處沙灘,目前已由澎管處規劃成親水遊憩區,設有木造橋、停車場、露營區等,為一天然沙地、淺礁區,適合賞夕陽、撿拾頭、戲水、露營,未來發展的潛力無限。





 
 


四、漁翁島燈塔
在漁翁島西南端屹仔尾,即外垵村山頂。 昔時臺、廈交通船均以此為航行指針,而島嶼平低,波濤高時無法看見島嶼,為圖船行安全計,於清乾隆四十三年(公元一七七八年)由澎湖邵伯蔣元樞與澎湖通判謝維棋募款興建七級石塔於此,為臺灣燈塔之濫觴。嗣後於道光八年(公元一八二八年)修繕一次。光緒元年(公元一八七五年)乃改做西洋式燈塔。於日據時代更大肆修建。
  現在燈塔為白色圓形鐵造,裝設施轉透鏡電燈距水面十五丈八尺(約五十公尺),光力八、OOO、OOO支燭光,設有看守;民國七十年增設電霧號兩座。現在碑記為道光八年(公元一八二八年)第五十七任通判蔣鏞所立。該塔經內政指定為二級古蹟。
  

◎資料來源:   地圖及風景介紹節錄於西嶼鄉公所網站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其網址為http://www.shiyeu.gov.tw/tw/Default.aspx
◎照片來源:    胡宇翔拍攝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